<
    他活了两世,又有金手指,比其他人好了太多,何况他刚娶了夫郎,总得多打算打算。

    原本他是想开春了再出去一趟,弄点银子回来,买一百亩地,买几户人,弄个庄子,也能吃穿不愁的当个闲人。

    看来老天爷不给他机会啊,他得出去一趟,弄点粮回来,本来他还想这个冬天和谢栗多相处一下,看来暂时只能搁置了。

    秦封侧脸看了看还睡得正香的谢栗,这件事他暂时不打算告诉他,且不论谢栗信不信他,就算谢栗信他,又能做什么呢?平添担心罢了。

    目前只前两个月没下雨,而且冬季温度低,时常不下雨也是正常事情,地里的庄稼长势正好,河里的水位也没降低,所以也不用太过于着急。

    没想到他穿回来之前特意做的准备,这么快就用上了。

    秦封下了床穿好衣服,又把谢栗的衣服塞到被窝里暖起来,才轻手轻脚的出了门。

    把鸡兔鹅喂过后,秦封掐了一把豌豆尖,打了两个鸡蛋,做了一碗煎蛋面,叫醒谢栗吃了后,去秦大伯家牵上牛车,往重山镇驶去。

    早上天冷,谢栗穿的鹅黄色的棉服,裹着披风,戴着兔毛帽子,坐在牛车上,屁股下面秦封还给他弄了个稻草垫子。

    他自己则是坐在前头赶车。

    谢栗几次开口说他来赶车,被秦封拒绝后无果。

    到了重山镇,这会儿集市上还没有太多人,秦封把牛车寄养了,拉着谢栗往里面走。

    今日要买的东西,两人昨晚已经商量过了。

    对于重山镇,谢栗比秦封熟悉些,他每年春秋时常采到山货野菜来镇上卖。

    运气好时能卖个几十文,交一半给杨英子,剩下的一半自己藏起来。

    每次他来镇上杨英子都会让他带些油盐酱醋回去,也不给银子,所以谢栗心里有谱,知道哪家的东西好,哪家的东西贵。

    两人先去了杂货铺子,这会儿杂货铺子里只有零星一两个顾客在。

    他俩一进门,伙计一看他俩的穿着,立马笑脸满面的迎上来“客官买点什么?我们铺子里油盐酱醋、针头线脑、胭脂水粉一应俱全”

    “可有辣椒?”秦封问。

    在华国,辣椒是明朝中期传入被广泛食用的,可在景国蜀郡,辣椒祖祖辈辈都吃,已经有很多年了。

    村里人会在菜地里种上一块辣椒,新鲜时用来炒菜,等到变红,会挂起来晒干,用来做菜。

    杂货铺铺子里也会有卖,辣椒酱、干辣椒等物。

    这个季节不是产辣椒的季节,所以没有新鲜的辣椒。

    除了辣椒,蜀郡还产稻、苞谷(玉米)、菽(豆)、稷(高粱)、小麦、花生、油菜等粮食,以及红薯、南瓜、萝卜、白菜、等菜,景国之前是庆国,这些在华国历史上都没有的,所以秦封认定这是个架空世界,

    “有,在这边,客官您跟我来”店小二带着两人走到一个架子前,上面几个框子里装着几种辣椒。

    “这种小的比较辣,这种大的比较香但是只有一点辣,这种香和辣味都适中”店小二依次介绍。

    秦封听了后心里有了主意,又问了价格。

    他看向谢栗,对方微微点头,显然这个价格是合适的。

    “买的多能便宜点吗?”谢栗讲价。

    “客官,咱家辣椒是重山镇最好的,其他家的可比不上,都是好辣椒,又晒得干,您要多少?”店小二没直接回复说能不能便宜,转而又问了秦封他们要买多少。

    没办法,有的人买个一斤半斤都说自己买得多要讲价,哪能便宜。

    谢栗说了个量,店小二答应一斤便宜两文,定下辣椒,两人又买了盐、香料、醋、酱油、白糖、红糖等物。

    送两人出门时,店小二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一大早就来这么个大主顾,看来今天的生意不用愁了。

    第23章 腌鱼

    出了杂货铺,这次把目标移向了酿酒坊,买了五十斤白酒后,托酒坊的人把酒放到了牛车上,又加了两文钱,把杂货铺的东西一起带过去,两人又继续逛了起来。

    从巳时逛到了午时,牛车上的东西差点都堆不下,秦封这才停了手。

    带着谢栗去镇上唯二的酒楼中的红杏酒楼吃了午饭后,两人这才慢悠悠的赶着牛车回了村里,到村子里的时候已是未时,这个点路上没多少人。

    “买这么多东西?你把镇上搬空了?”秦二伯给人送了柜子回来,正好碰到秦封。

    看着两人身后的牛车上堆得满满当当的东西,他脸颊抽了抽,谁家买东西按车买的。

    “害,这不是在等一个月就过年了嘛,天冷了,也懒得去镇上,就一次性把家里缺的都买了,也备点年货”秦封说出早已经想好的理由。

    今天买的东西虽然看起来多,但也只是种类多,其中布料和棉花、辣椒就占据了大部分位置,减去这些,其他就比村里备年货的多点儿,倒也不离谱,毕竟除了谢栗,谁也不知道他具体买了啥。

    渡过这三年的大批的物资,他有别的打算。

    “你才昏睡了那么久,天冷了少出门也好”秦二伯闻言赞同的点点头,随后又问“你去镇上找大夫看没有?大夫说咋回事?”

    “大夫说了,他也没办法,或许后面就恢复了也说不准”秦封真的去看了大夫,还带着谢栗一起,毕竟是“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