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神话版三国 > 第三千零八十九章 换个角度而已
    要说其中有没有乱写的地方,这种大事件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就算有些问题,也最多是记述者所站的角度的问题。

    陈寿的三国志在这一方面还算可以,虽说黑蜀汉的地方看起来不少,但当时的大环境必须要打压蜀汉,维护魏晋正统,但实际上三国志这本书叫三国志,其实就已经承认了一个事实,蜀吴并非是所谓的地方分裂势力,而是标准的国家。

    只是碍于需要维护晋国正统,必须要以禅位的方式方式让魏国的正统,进而以相同的方式维护属晋国的地位,以至于蜀汉的记载就明显就有些边缘化的意思。

    简单来讲,不是关羽不厉害,而纯粹是陈寿不能像太史公学习,将敌方当boss来写,否则,反过来思考樊襄之战,以及之后关羽威震华夏,再之后败走麦城,那妥妥就是项王的翻版。

    真要换司马迁写项羽的画风来写关羽,失荆州那就是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孤身突围,力战被俘,最后慷慨赴死。

    敌方阵容豪华的都无法直视了,而己方还被友军给背刺了,在这种情况下,关羽还有余力回转救援,最后要不是吕蒙陆逊等给搞的荆襄家书,将关羽麾下的士卒分而化之,魏国和吴国联手,近乎倾巢而出的大手笔,在背刺之后都要被关羽杀穿了。

    三国志要这么写,关二爷的评价立马再飙升三个层次,要说上述说的是不是真的,还真是,要问历史记录的是不是真的,也是的,只是站的立场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宣传手法也不太一样。

    陈曦偶尔寻思着太史公写项羽,用boss模版写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为气不过刘彻,所以将原本的角度换了一下,以至于项羽的风范硬生生被写出来了,毕竟不爽,所以写的时候带着火气在写。

    至于记述大体不会有太多掺假,最多是写的方式有些问题,站的立场有些问题,其他总体问题应该不会很大。

    陈曦估摸着自己应该也能有这么一个对待,史书从不温柔,史官下笔也颇为狠辣,但是在对待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不同的记叙方式会对于后人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为后世之人翻阅史册,真正研究的并不多,多是翻看一二,史官记述的角度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至于说这种记述方式对于真正看史书的人有没有影响,完全没有。

    真正看这些玩意儿的,要么是研究的,要么就是有着和史册之中同样经历之人,李靖推崇诸葛亮至极,有人言及三国志说诸葛亮无能,李靖只回了一句刀笔吏所做,岂能明白其中之理。

    这个说法并非是李靖说是三国志是伪书,而是他很清楚陈寿那些杂鱼根本没有办法用几页书文记录下诸葛亮的恢弘一生,很多战术,很多战略,说的过分一些,陈寿的记录只是流于表面,根本不懂得其中内在,而李靖懂,知兵者,善用兵。

    正因为懂,所以才能从那些寥寥数语之中感受到诸葛亮的恐怖,这也是史官记录的时候不掩盖事实的重要原因,因为有些东西普通看书的人看不出来,真正懂得人能看出来是真是假。

    古代著书立说,史官是最容易的,作为交换史官也最容易成为靶子,别的学说记错了都不是问题,史官一旦记错了被挑出来,而且实锤是曲笔,那他所有记录的东西都会被怀疑,进而连人品道德都会受到怀疑,之后就被钉在耻辱柱上。

    所以曲笔乱写这种事情,没有理由史官是不会干的,为尊者隐那是潜规则,大家都知道,因而绝大多数史官都会在某一件事上为某一个身份尊贵的人曲笔隐匿一下,当然该记叙还是会记叙,只是不至于让这件事这么难看而已。

    同理,同时代必然会有史官完全不曲笔,照实了写,这个也是规则,为的也是让后人看到真相,不过这种优良传统没了。

    陈曦很清楚世民那个坑,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世民倒霉就倒霉在这一点,他连起居注都没看全,房玄龄明摆着是安抚这家伙,给塞了一版糊弄鬼的,就后世对照同时期的历史记载而言,包括所谓的稗官野史在内,基本是完全一致的。

    甚至史册直接记载了李二对于玄武门事变一事的后续描述——削去浮,要求直书其事!

    从这一点说,世民确实是一个变态,这也是为什么史书上其他人搞这种都比较隐晦,甚至需要对照大量史书才能确定,唯有李二这个闹得特别大,因为这玩意儿是李二自己下话表示要照实了记载。

    正因为有这句话,李二吹自己心宽体胖,和前朝那些狭隘之辈完全不同是有道理的,做了就不怕人说这一点确实很厉害,但是李二正因为是自己心宽体胖,完全没想过自己这么干给后面挖了多大的坑。

    可能在李二看来,自己搞了那么大的乐子,杀哥宰弟,囚父淫嫂,都十恶不赦了,自己都没让史官曲笔,再加上自己功绩横推前朝,后压五百年,这么拽的自己都要求史官照实了写,后面的谁敢改?

    然而人心这种东西,后面有混蛋只看李二能看这国史,自己为什么不能看,他是皇帝,我就不是皇帝了?完全没想过李二到底是什么魄力,什么功业,自己是什么魄力,什么功业。

    自然李二因为这件事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陈曦寻思着我就算是作,也不至于作到李二那种程度,不看,你们爱怎么记述怎么记述去吧,这可是个大坑,坚决不跳。

    “对了,玄德公,你也别打国史的注意。”陈曦看着刘备说道,“这种东西不能碰,让国史的记录者照实了写。”

    “呃,我又不傻。”刘备闷声说道,“不过你真不刷个脸,不用说什么的,他们应该也能理解。”

    “刷脸能搞定的,我不去也能搞定,刷脸搞不定的,我去了也搞不定,总不能胡来吧,让他们写就是了。”陈曦摆了摆手,半是应付的说道,一群史官而已,写吧,反正我又看不到。

    实际上在陈曦纠结这件事的时候,史官已经分成好多个批次开始了记录,其他人在这件事基本上顺手都换了一个角度,甚至只是顺手一提,将这件事概括成一句话,或者曲笔隐晦的写了两句。

    唯有荀悦因为和陈曦太过熟悉,实在不能曲笔,只能站在史官立场上照实了写,有啥写啥。

    “这怎么写?”荀悦看着自己的记事本,头大不已,他倒是想要曲笔,但是他知道真相,而知道真相不记录他这个记录者的身份还是交给其他人算了,可让他就这么记录了,好歹需要考虑一下陈曦千古以后的声名了,毕竟这一朝大概陈曦在国史之中需要单列一传了。

    “罢了,罢了,分开写吧。”荀悦甚至无奈的自语道,最后只能选择三国志那种记录方式,讲一件大事的主要参与人员分不同的传记写下来,而不是以某一场战役,或者某一件事为中心。

    很快荀悦就分列两段记述,单一一条拿出来看的话,基本已经没有任何的问题,最多也就是私德的问题,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点瑕疵也好,荀悦仔细的看了看之后,将之收了起来,就这么记述吧,到时候单扬将所有的记录归传的时候,应该就掩盖在了尘埃之下了。

    就如陈曦所预料的那样,自己现在的状态,史官就算是记述也会在一些可能影响到伦理和法理的地方进行一定的掩盖,毕竟这些史官就算在怎么正直,终归也是受到当前社会整体的影响。

    因而不大可能会跳出来添堵,虽说一些稗官野史上可能会有更为详细的记载,不过这种东西,千古之后,大概已经彻底消散在历史之中,再要么就划归为了如同宫闱小说一样的东西了。

    “听说快要生了?”刘备突然换了一个话题,陈曦闻言点了点头,姬湘之前已经看过了,陈曦本来是打算找华佗的,但是后来才知道蔡琰已经找过姬湘了,再怎么说姬湘的医术也确实是相当靠谱的。

    “大概什么时候?”刘备好奇的询问道。

    “您不关心前方的战事,关心这些干什么?”陈曦没好气地说道,“看,文儒灭了一个三四百万人口的王国,准备给贵霜帝国树一个靶子,还有这个,内部情报,拉胡尔可能要先下手为强了。”

    “呃……”刘备闻言讪笑了两下,不过随后就反应了过来,“拉胡尔要先下手为强了?不对吧,奉孝当初说好的能争取一年的时间啊,现在应该还没有一年吧。”

    “这个只是情报,等到真下手的时候恐怕得等到九月份,也就是说奉孝应该争取了十个月到十一个月的时间,没能到一年是我们的疏忽,竺赫来那一手超乎了我们的估计。”陈曦叹了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