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汉不松口,低于这个价可亏的很。

    “现在这天气谁还喂羊啊?杀了吃肉还差不多,你这羊剥了皮也没剩几口肉,天热吃羊还燥得很,这个价格不划算。”龅牙汉子摇摇头走了,这个价格还不如买肉吃。

    老汉见龅牙汉子离去,也不以为意,反正价低他不卖,还想哄他老人家?

    当他不知道现在没水,羊少的很?

    秦封和大壮并未上前,他俩个子高,站在外围也能看见里面的动静。

    “你会养羊吗?”秦封琢磨了一下问道。

    现在这个天气不适合吃羊肉,再过几个月就适合了。

    等羊生崽产奶,羊奶还可以煮了给栗哥儿补身体。

    别人不敢下手,无非就是缺水,可对他来说水完全不是问题。

    养的地方他都想好了,羊适合给大鹅作伴,竹林里就很不错。

    竹林里也并非处处都是密集的竹子,也有空旷的地方,给羊垒个圈的地方是有的。

    “会。”大壮懂了东家的意思,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把羊伺候好。

    “你去买吧。”秦封把钱袋子递给大壮,这点信任他还是有的。

    绝对不是因为大壮的爹娘在青山村,他笃定大壮不会抛下爹娘跑路。

    和大壮分开后,秦封竟然看到有两个卖果子的夫夫,两人的摊子摆在一处。

    汉子面前摆放着的一看就是山里的野果,覆盆子(树莓),野地瓜果,黄泡儿等,都是仔细采摘的,没有什么损伤,看着挺新鲜的。

    用桑树的叶子分成一堆一堆的,摆在圆簸箕上。

    哥儿面前则是自家地里的水果,尖嘴桃和黄杏子,看着也挺不错。

    见秦封驻足,汉子先是扫了眼他的穿着,后才提起几分精神招呼起来:“兄弟买点啥?俺家这果子都是早上现摘的!新鲜的很!”

    倒不是这汉子看人下菜,主要是现在果子价贵,又不是粮食盐巴等必需品,就不太好卖。

    他俩夫夫在这里摆摊摆了快一个时辰了,就卖出去两个桃子,还是两个汉子买的,一人买了一个,那看样子也是买回去给夫郎媳妇吃的,自己是舍不得吃的。

    其他问的人倒是挺多,可听见价格之后甩头就走。

    也有讲价的,只是价格压得低,他们又不愿意卖,卖这价格还不如自己带回去吃。

    “你这山果子也是今天早上摘的?”秦封指了指树莓问。

    上山摘树莓又赶来镇上卖,得多早起?

    “是啊,都是今早摘的,俺们离镇上近!一大早上山摘了才来的。”汉子轻手轻脚的翻来树莓给秦封看。

    确实挺新鲜,如果是昨天摘的,以现在的天气,保存不了这么好,该发霉腐烂了。

    “你这些果子分别咋卖的?”

    家中的橘子树才挂果不久,得中秋才能吃,上次大伯母送的梨也吃完了。

    今天正好来镇上碰到有卖的,买些回去给小夫郎吃。

    现在水果这东西不像后世一样泛滥,没听说谁不爱吃。

    “这些野果十文一堆,杏子三十文一斤,鹰嘴桃二十五文一斤。”哥儿见他问价,想了想给了个最低的价格。

    要是价格高吓跑了这汉子,下个买主不知道啥时候才来。

    但是最低的价格在别人听起来也很贵,有路过的人听见这价格,诧异的看了眼小摊,然后咂着舌走了。

    乖乖,这果子卖出了肉价钱!

    汉子咂舌的声音毫不掩饰,摆摊的两夫夫面上有点尴尬。

    秦封看在眼里,想着还是脸皮薄啊。

    这一路除了两夫夫也有几个卖果子的,只是卖相太差,他看着都没有食欲,自然不会买,价格肯定是比这个低一些的。

    不过一分钱一分货,让他选择的话,肯定买这个。

    “给我装些吧。”

    第176章 旱灾、晒果干

    “诶!”

    见秦封没有装的东西,汉子问过知道他买得多后,主动拿了个麻袋给他。

    汉子爽快,他也不是计较的人,家里人多,干脆把杏子和桃全买了。

    汉子和他夫郎笑得惊喜,称完后还送了几堆野果给他。

    野果秦封并不觉得稀奇,几个堂哥的孩子没少上山寻摸这些东西,找到了也会送些给他。

    他当然不会让孩子们空手而归,糖块和小糕点是孩子们的最爱。

    秦封买好果子,大壮也牵着两只羊走了过来。

    东西都买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他俩带着东西往集合的地方去。

    到地方后还有人没到,大壮牵着的羊成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大舅和二舅以及堂哥他们,是知道秦封家的竹林里养了好多鸡鸭的,见他买羊也没多诧异。

    只是检查了下羊的牙口和身上,看有没有生病和缺陷,以及问了问价格,别被坑了就好。

    秦封则是和大壮,把买的东西分装在两个背篓里,当时卖的时候是顺手放的。

    现在这一路回去得走半个时辰,就要把东西放好了,不能压的东西放上面,能压的放下面。

    装好后再用带的麻布把整个背篼都蒙起来,免得路上被人看见里面是啥东西。

    和秦封等人一样,来赶集的人个个背兜里都是装得满满当当的,装不下的就拎在手里。

    等他们把东西装好,其他人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