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5小说网 > > 入慕之宾 > 入慕之宾 第67节
    “上官娘子,别来无恙。”那人笑眯眯地行礼,却是吕均。

    虽然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他,但我也并不觉得诧异,颔首还礼:“吕侍卫。”

    “上皇等了娘子好一会了,娘子自上去便是。”吕均道。

    我应下,也不多言,登阶而上。

    这点兵台,与从前相较,没什么变化。不过屋顶和椽柱似乎都有所修缮,有的地方露出新料的颜色。

    随着步步登高,灞池上的景色也变得愈加开阔。

    但我一点欣赏的心思也没有。

    我在心里估计着,他让我来这里,是打算做什么?与从前几次一样,用一些旧日情怀打动我,好让我心甘情愿地站到他这边来,为他所用么?

    当真看得起我。心中冷笑。

    经由他昨日一番脸都不要的操作,我已经莫名其妙地成了他的未婚妻。人都是他的了,他还有什么不放心呢?这般费神,只会让我觉得他心虚,更看不上他……

    “阿黛?”

    正当我想着事,突然,上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我愣住,猛然抬头。

    一人隔着几步阶梯,站在上方。

    三年不见,兄长瘦了,也黑了许多。蓝天丽日之下,他一身布衣,孑然而立,风骨依旧。

    我睁大眼睛,几乎以为自己是入了幻境。

    “怎么了?”他苦笑,低低道,“你不认得我了?”

    泪水一下涌上眼眶,我悲喜交加,想说话,喉咙却被什么扼着。

    “兄长……”我喃喃地喊着这两个字,快步上前,一下扑到他的怀里。

    “是你么?”我抬着头,想看清他的脸,可不争气的泪水却犹自涌上来,将视线迷住。

    “是我。”兄长的声音也带着些哽咽,伸手将我的眼泪擦去,只见那眼圈红红的,目光深远,却带着笑意。

    我哭得哽咽得厉害,紧紧地抱着他,似唯恐他会再度消失一样。

    只觉长久以来,所有的痛苦、担忧和思念,都在此时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兄长没说话,只将手臂环着我,用手轻轻地拍着我的背。

    就像小时候,我受了委屈找他哭诉,他做的那样。

    好一会,我终于平静了些,忽然想起了什么,再度抬起头来将他细看。

    “兄长……”我抽着气,“兄长不曾受黥面之刑?”

    据我所知,那些被流放的罪人,为了防止逃逸,都会在脸上刺字或者烙印。但此时兄长的脸,却干干净净,并不见那等痕迹。

    “不曾。”他说,“这还须多谢子烨。”

    我愣住。

    这个称呼,我已经许久没有听到过。我一度以为,自己将它淡忘,这世间就再不会有人提起来。

    跟随兄长的目光,我转头看去。

    点兵台之内,案席都摆着,太上皇就站在不远处,看着我们。

    “我兄妹多时不见,让子烨见笑了。”兄长道。

    太上皇神色平和,道:“伯俊见外了。”

    说罢,他看我一眼,继续对兄长道:“时辰不早,且坐下用膳吧。”

    兄长颔首,对我笑笑,拉着我,一道入席。

    这顿饭,可谓是我这辈子吃得最诡异,最心情复杂的一次。

    有许多话、许多疑惑,我想问,但又没有机会问。只能在一边看着兄长一边太上皇两人推杯换盏,一边说着他从辽东回来时,路上的见闻。

    我越是听着,心中的疑惑就越深。

    听兄长所述,他二三月间,天气稍稍转暖之后,就从辽东启程了。怪不得,这两三个月来,我都没有再收到他的信。

    可这么大的事,他竟不曾向我透露过。

    而在这后面,还有我更迫切想知道的东西。

    听兄长所言,太上皇似乎为他的事出过力,那么这一切,究竟跟太上皇是什么关系?

    案上摆着的,都是我爱吃的菜,兄长不时地为我布菜。

    我低头吃着,不时抬眼瞟向太上皇。

    他就坐在那里,仍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听到有趣之处,会心一笑。

    忽然,他的目光扫过来。

    我随即收回视线,继续低头吃饭。

    用过膳之后,太上皇对兄长道:“朕还须回去会见朝臣,你兄妹二人先叙一叙,待朕空闲些,便到伯俊住处探望。”

    兄长微笑,道:“子烨自便。”

    二人说话时,并无君臣之别,仿佛仍是从前的好友。

    太上皇也不多言,别过之后,起身而去。

    待得那身影在台阶下消失不见,我随即拉着兄长的袖子。

    “这一切是怎么回事?”我迫不及待地问,“兄长都告诉我,不可隐瞒。”

    兄长看着我,放下筷子。

    “子烨说,你们要成婚了?”他说。

    我点点头。

    他看着我,意味深长。

    “你必是一直恨着他,很不情愿,是么?”

    我愣了愣。

    ——

    我和兄长在灞池边谈了一整日。

    这些年里发生的许多事,也是在今日,方才有了答案。

    譬如,辽东那等苦寒之地,送去的犯人大多都是做苦役,十不存一。当年他去到之时,景璘还跟着先帝在北戎拘着,无人能帮兄长。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从前,我以为这是兄长命大,现在我知道,不是。

    当年,上官家的案子,是要做成死案的。莫说黥面之刑,他下狱的当夜,就有人想要他的命,将他提去了刑房,打算用酷刑折磨至死。

    但他刚刚被绑上刑架,外头就来了人。

    狱吏唯唯诺诺,忙将兄长从架子上解下,退了出去。

    “来人是谁?”我忙问道。

    “子烨。”兄长道。

    我的脑子有一阵混沌。

    若我没有记错,那时候,他应该还在齐国,被软禁着才对。

    “在先帝兵败之时,子烨就觉察到了朝中动向不对。于是即刻从齐国动身,来到京中。”

    “阿黛。”兄长看着一脸诧异的我,“若非他,你我都活不到今日。”

    第一百零二章 重逢(下)

    我看着兄长,问:“我那时,也与他有关?”

    “你当真觉得,耿清当年将你从牢里提出来,送到宫中出家,是因为他听信了什么高人的指点么?”

    我一时默然。

    耿清确实是向着太上皇的。当年他还是齐王的时候,率兵平叛,攻入京中,也正是耿清力主拥立齐王登基,君临天下。后来耿清被人暗杀,殒命街头,也是齐王为他收葬立祠。

    我自不是没有想过我的事跟齐王的关系。但我早已经过了做梦的年纪,无论是把人想得太好,还是把事情想得太好,都对我有害无益。

    何况,我与他,不是没有前车之鉴。

    “他那时已经被先帝驱离京城,人人都与他撇清了关系,他竟还能插手牢狱之事?”我问。

    “若先帝在京中,自是不能。可那时,先帝已经成了戎人阶下囚,京中乱成了一锅粥。齐王在京中不是无人,譬如耿清,他与齐王的老师杜行楷是好友,只是不曾公之于众罢了。”兄长道,“他无法让你我脱罪,只能另辟蹊径。可做到这般地步,也已经是尽了全力。”

    “这些,是他跟你说的?”我问兄长。

    “是吕均说的。”兄长道,“那时,他特地将吕均安插进了狱卒之中,押送我上路的,正是他。”

    说罢,他自嘲一笑:“我当年自诩文武兼备,可真到了那般田地,才知道自己多没用。寒天腊月,少了暖炉,少了仆人伺候,我连觉也睡不好,走到半路就生了一场大病。多亏吕均一路照料,我才顺利到了辽东。也是他,在那里疏通了关系,让那边的人不至于刁难我,后来,还让我在官署里做起了文书的活计。”

    我望着他,一时怔忡。

    “你在官署里做文书,也是他出的力?”

    “我知道,圣上也有意保护我,但若无子烨,我坚持不到圣上出力”兄长道,“你不知子烨在京城之外的势力有多广。便是辽东那苦寒之地,在他登基之后,也只知上皇,不知圣上。那边的主官,早已换成了他的人,无他允许,圣上的旨意甚至传不到官署之中,又如何护我?”

    我明白过来。

    耳根一阵热,心中很不是滋味。

    ——上皇可是用我兄长威胁我?这天底下,最不配提我兄长的,便是上皇。

    前几日,我对他说过的话,犹在耳畔。

    他那时,并没有反驳。

    搞得好像我是那个不明事理胡乱指责的人。

    “这些,兄长为何不在信中告诉我?”我忍不住问道。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